首页 法治宣传 新闻详情

“粽”享端午情 法治进校园|交城县法学会在交城四中开展“模拟法庭” 普法活动

来源:交城县法学会 日期:2023-06-22

       端午节源自上古先民择端阳“飞龙在天”吉日祭祀龙祖,其起源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端午节除了包粽子和吃粽子之外,很多的地区都会举行划龙舟的比赛,并且还会将艾草或菖蒲挂在门上、艾叶别在耳上。交城县法学会在今年的“端午节”来临之际另辟蹊跷,将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气节文化与法治文化相结合,运用“模拟法庭”形式对中小学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让青少年心中播撒“争做遵纪守法小公民”的种子,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

file

     6月16日,交城县法学会联合县检察院、法院、县团委、教育科技局等部门在交城四中开展了一场零距离、亲体验的“模拟法庭”普法实践活动,为200余名师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法治教育课。

file

     本次模拟法庭以校园暴力犯罪为焦点,选取一起校园欺凌案件为模拟法庭素材脚本,由交城四中13名学生分别扮演审判长、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等角色。庭审整个环节严谨规范、节奏顺畅,高度还原了真实的庭审场景,使学生熟悉刑事审判的实际程序,利用案例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达到了以案说法,以法育人的目的。

     模拟庭审结束后,现场扮演法庭上不同角色的学生和到场观摩的学生都纷纷表示,今年端午节不光吃粽子、挂香囊、别艾叶,还收到了法学会送上的法治“大礼包”真实惠!

     通过观看模拟庭审,进一步增强了法治意识和安全意识,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不仅学到了丰富的法律知识,也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严谨与威严,是一次难忘的司法体验。

file

     模拟法庭结束后,交城县委政法委主持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法学会副会长张伟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发生在学生身边鲜活的典型案例,向学生们讲解青少年犯罪的趋势、特点、危害形势,并教授学生们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如何防止校园意外伤害、抵制不良风气侵袭,让学生们明白了哪些行为是违法,哪些行为是犯罪以及违法犯罪行为对社会,对家庭,对个人造成的恶劣后果,引导学生们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同时,号召广大青少年要学会做一个有理想、有骨气、讲气节的人。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师生知法、懂法、守法、护法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学生们明辨是非、自我保护的能力。下一步,交城县法学会将创新宣传形式,丰富宣传载体,利用各种传统节日持续开展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增强青少年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提高青少年法治素养和抵御不良风气影响的能力,呵护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