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市法学会是中国法学会的地方组织,是中共吕梁市委领导的人民团体,是全市法学界、法律界的群众团体、学术团体和政法战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委和市政府联系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平安吕梁、法治吕梁建设的重要力量。
6月10日下午,市法学会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卫霖生主持召开了吕梁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暨“吕梁法治论坛”论文评审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卫、陈彦文、赵东旭,委员秦生茂、郝宏武及吕梁市法学会机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
卫霖生指出,学术委员会是根据《中国法学会章程》开展工作,主要任务是:坚持党的领导,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组织法学法律工作者学习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认真学习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学习宪法法律和党内法规,不断提高政治素质、法律素质和业务素质;引领、繁荣法学研究,推进法学理论创新、法律制度创新和法治文化创新,对法治吕梁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学术研讨,提出对策和建议,促进法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和应用,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智力服务;参与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改革、法治政府建设、法治经济和法治社会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学术研讨,提出对策和建议;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服务,组织评选和表彰优秀法学法律人才和优秀法学成果等活动,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会上,吕梁市法学会办公室负责人李长富宣读了《吕梁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工作制度》(征求意见稿)。
陈彦文发表意见:吕梁市法学会是学术团体,首先要做到学法、爱法、懂法、护法再到为“法治吕梁”做贡献,所以在工作中要以维护宪法为根本的工作准则,开展全方位的普法工作,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不断探索、研究、完善学术委员会的工作制度,更好地为吕梁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理论支撑。
秦生茂发表意见:吕梁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和法律服务,进一步扩大学术研究工作的范围和影响。
赵东旭发表意见:我们要以共同推进法治吕梁、法治政府、依法行政为工作目标,为吕梁市的法治建设提供优质法律服务和咨询建议,要组建德才兼备的法治队伍,吸收其他单位的优秀法学法律人才加入到法学会学术研究会来,积极引导学术人才开展法学研究等活动,更好地为吕梁法治建设提供智力服务。
郝宏武发表意见:学术委员会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将法学研究和法律服务延伸到农村和学校,做到“送法下乡”“送法进校”,对法律盲区进行“扫盲”。
会上,吕梁市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王永卫宣读了关于第一届“吕梁法治论坛”征文评奖办法和论文评选要求。
王永卫指出,吕梁市法学会举办第一届“吕梁法治论坛”是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弘扬吕梁精神,服务法治实践,培养法治人才,促进吕梁革命老区法学研究和学术交流搭建平台,从而为建设高质量法治智库提供理论支撑而举办的。这次活动在各县(市、区)法学会的有力配合下,征文活动取得了优异成果,共收到来自各单位法学会员的论文40多篇,我们要从这30多篇论文中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要依照“评奖办法”,公平、公正评选,增强评选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同时要做好论文的保密工作,保护他人学术成果。
卫霖生强调,一是严格要把握评选原则;二是依照评选标准,做好评语记录;三是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四是做好归纳总结,实现成果转化,为吕梁法治建设贡献法学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