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吕梁市法学会关于建设“红色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教育基地”和“旅游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教育基地”的通知、吕梁市法学会“法治宣传教育年”活动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岚县法治宣传教育与保护传承红色法治文化和旅游法治文化深度融合。
5月23日,岚县法学会分别在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建立“红色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教育基地”,在岚县面塑(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旅游法治文化主题宣传教育基地”并正式挂牌。
岚城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位于岚县岚城镇城内村东门外镇政府西院(原为五龙庙)。
1937年10月至1938年12月,八路军120师驻进岚县,司令部设立在五龙庙。贺龙、关向应,甘泗淇、周士第等首长均住此。120师驻岚期间,组织抗日自卫队,成立农救会,协助牺盟会建立游击大队,举办军政训练班,广泛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旧址坐北朝南,南北长41.2米,东西宽19.5米,占地面积803平方米。现存建筑为清代建筑。一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至北有南房、正房,西侧有西房,东侧有院门。南房面宽三间,进深二椽,硬山顶式砖木机构。东房已拆。西房面宽7间,进深二椽,硬山顶砖木结构。正房面宽三间,进深四椽,五檩无廊式梁架,山顶式砖木结构。院内有排列整齐的古柏8株。院东筑起围墙,院内原为卵石镶嵌,现已硬化。旧址基本保持原貌。1985年岚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由吕梁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将岚城八路军120师司令部旧址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岚县面塑是用面做的各种面制品,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每年农历二月十九,山西省吕梁市岚县旧城内即岚城北街有一传统的古庙会即“贡会”。其主要活动形式就是摆贡,用面塑这种形式体现出民间大众追求真、善、美的一种礼祭活动。2009年被列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5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岚县岚城北街面塑贡会是一种古老的民俗活动。相传它可追溯至一个久远的神话故事,淳朴的民风将其保留至今。它完整地保留了中国传统信仰,集中反映了民间对真善美崇高追求。与传统的面塑相比,其摆供场面之壮观、仪式之隆重、形式之独特、供品制作技艺之精美堪称一绝。每年农历2月19日,集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的面塑艺术竞技盛会在这里展示。
岚城整条北街,长1000余米的长龙式供台上陈列满由农家集中参展的祭祀面塑品,供品琳琅满目、场面蔚为壮观。每年这一天,当地百姓用技艺精湛、制作精美的面塑供品,诸如象征六畜兴旺的家禽、家畜,象征长寿的松鹤延年、寿星、寿桃,象征喜庆吉祥的如意壁合、鱼跳龙门、马上封侯,也有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的唐僧取经、悟空降妖、八戒偷瓜、天仙配、鹊桥会等,来祭祀这位百姓心目中的菩萨。面塑品除制作原料的处理工艺上考究外,在捏、剪、割、揉、夹、压、盘、叠、镶、嵌、组合、压纹、纹花、色调配制也极其讲究。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岚县文化馆获得“岚县面塑”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岚县法学会将致力于使法治、文明的理念与两大教育基地的建设充分融合在一起,使普法宣传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深入人心,推动法景融合,让人们在休闲娱乐中感受法律的熏陶,逐步形成旅游系统普法宣传教育的长效机制,将两大基地作为岚县法治宣传教育的新平台,为全县法治宣传教育开辟新的阵地,进一步加强法治教育,为建设更好岚县贡献法学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