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会要闻 新闻详情

吕梁市法学会举行《时代宪法》一书新闻发布会

来源: 日期:2024-12-06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五四宪法”诞生70周年。12月4日是第11个国家宪法日,12月1日至7日是宪法宣传周,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由吕梁市法学会秘书长、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委员会主任、南开大学中共延安五老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永卫主编的《时代宪法》一书与读者见面了,该书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讲述了宪法的渊源和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期制定宪法的背景和目的意义,准确把握每个时代宪法的精辟论述,正确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各个时代制定宪法所承载的历史地位和贡献,深刻解析总结了70年来我国宪法制度建设和宪法实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结合当代中国宪法制度和宪法实践,加强中国宪法理论研究,建构中国宪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为广泛开展宪法学习宣传教育,大力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推动全社会形成学习宪法、忠于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营造浓厚的宪法学习宣传氛围。2024年12月5日上午,吕梁市法学会在三楼会议室举行了《时代宪法》一书“新闻发布会”,市人大、市政协等部门的领导和党史、文化、新闻界的专家教授参加了发布会。

    《时代宪法》主编王永卫就《时代宪法》一书的编写背景、过程、主要内容、目的意义作了介绍,吕梁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卫霖生介绍了吕梁市法学会近年来的法学研究等工作。

    编写《时代宪法》一书的背景、书名的选定、书中的内容、世界第一部不成文宪法、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欧洲的第一部宪法;中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中国共产党制定人民宪法的历史(特别对1947 年 3 月至 1948 年 4 月,中央法律问题研究委员会在吕梁临县后甘泉研究制定的《宪法草案》作了开创性、权威性的解读)、习近平新时代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根本法治保障。从出生到老去,从入学、工作、结婚到退休,在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宪法都默默地保护和陪伴着我们等等宪法知识,王永卫作了详细的解读。

file

    原吕梁市党史研究室主任、副教授李俊有、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高迎新、原吕梁教育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副教授陈彦文等对《时代宪法》一书作了精彩点评。

file

    李俊有:《时代宪法》这本书收录了中央法律问题委员会在临县后甘泉起草的《宪法草案》称之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学术界、党史界我认为是没有争议的,非常正确。我在编写《中央后委》时专门去过中央党史研究院,中央党史研究院对临县后甘泉村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诞生地之一是认可的,当时我就有这个想法,但因为资料限制、精力等原因,我没有挖掘,我就想第一部宪法草案诞生在吕梁临县,到底形成了什么具体的框架结构?这方面的研究,上到中央党史办,下到我们吕梁,乃至全国都是空白。王永卫同志研究整理了这段党的制宪历史及框架结构,这是非常珍贵的,你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出这个课题,非常艰辛,非常不容易,做了一件我们党史部门想做都没做到的事,这也是吕梁市法学会的亮点。如果要宣传吕梁,实际上吕梁的经济、政治在全国是没有优势的,但你们法学会研究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诞生在吕梁这张名片就能把吕梁宣传的非常响亮,希望你们继续努力,更好地挖掘晋绥这座资料宝库,传承红色法治基因,赓续红色法治血脉,将法学研究工作作为研究吕梁、宣传吕梁的亮点。

      今天是我第一次来法学会,很感动,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觉得法学会工作做的确实不错,是我印象里吕梁学术研究界最好的,最有研究成果的一个学会,向大家学习。

file

      高迎新:非常高兴参加《时代宪法》这本书的发行仪式。刚刚翻阅了此书,感觉写的特别好,这是我所见到的吕梁近年来研究党史文化、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最好的一本书,回去之后将认真拜读。我觉得这个书的特点做到了三个统一:

    1.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统一:历史性是把1931年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到现行宪法,这本书里面都有,通过这本书看到了宪法的发展脉络,在此之前的任何书里都是没有这样全面的,这相当于一本大学教材,可以完全了解宪法一路走来非常不容易的过程。新中国宪法草案在1947年3月至1948年4月期间就开始起草,当时“三大战役”还没有开始,毛泽东主席已经想到要制定一个全国性的宪法,可以看出毛泽东的高瞻远瞩;现实性是习近平新时代宪法实践的新篇章,党的意志体现为国家的意志,国家意志体现在宪法里。

    2.理论性和故事性相统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或者是一篇大文章,用一个一个的故事把它连接起来,能把他的发展脉络看的很清楚而且通俗易懂,这本书做到了,一般老百姓拿到宪法的书,文化程度不高的,不搞专业研究的不一定看,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很赞成李俊有主任说法:吕梁各部门、各单位能研究出一本真正的具有历史性、学术性、上档次的书不多。

    3.严属性和通俗性相统一:宪法是一个很严肃的事情,他的每一个字和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求非常严格,王永卫通过讲

故事的形式,把宪法的变化呈现在读者面前,这个非常的不容易。永卫的最大特点就是学术研究能力强,做事非常认真,一丝不苟,这种精神非常难得,我刚才听了王永卫的介绍,说起来好像很容易,就像讲故事,但其实做起来这个真的不容易,能把这本书写出来,我感觉是付出了很大的心血,资料非常珍贵,在这里表示对永卫的祝贺。

      回去之后我将认真拜读这本书,增长宪法知识,并在我们的会员当中积极宣传,助力宪法的传播与弘扬,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file

      陈彦文:首先对王永卫秘书长表示祝贺。这个编写的过程我零零星星也知道一些,因为我和王秘书长也经常接触,并且他自己也不时的就跟人们探讨有关宪法的历史,我感觉这本书实际上就是对宪法文化的传承。为什么这样讲,原来我一直在学校部门工作,学校是传承文化的主要机构,那么注重于法律、法规的学习,这是无可厚非的,因为我一直在高校,几乎所有的专业都要开法律课,但是真正研究宪法的课是没有的,刚才有的同志说这个可以做教材,我觉得它的意义就在于此,这本书的确可以作为一本教材来使用,而且是传承宪法文化的一本好教材。

    第二、就是咱们吕梁本身是革命老区,这几年和卫书记和王秘书长合作搞过一些法律方面的工作,工作延续下来以后,老觉得吕梁市再做的好,跟一些大的城市比起来以后,咱们这个地方的活动还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呢?第一是咱们这个地方缺大家,没有高大上品牌的这种人物引领、牵头。二是缺名校,因为名校的辐射效应很强,我们吕梁却没有。三是缺名牌,这是咱们小地方所欠缺的。

    第三、非常庆幸王永卫秘书长编写出了这本书,这对吕梁市法学会来说是一个平台,对吕梁来说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在这,我向王秘书长表示祝贺。另外,我觉得这本书出的十分及时、很到位。现如今我们国家实行依法治国,今年是“五四宪法”实施七十周年,12月4日,是我国第十一个宪法宣传日,之前的宪法宣传只是对宪法有个概念,但具体的内容以及如何宣传,我认为这是一种新的形式,这本书相当于为第十一个宪法日献了一份厚礼,所以它的价值是很大的。真心地祝贺王秘书长,这本书既为吕梁市法学会树立了平台,也为吕梁树立了平台。这本书内容详实、全面,第一手资料也很多,可读性、可研行、真实性都很强,是一本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的宪法全书。

    本次新闻发布会采用“线下+线上”方式,通过吕梁市法学会视频号同步进行网络直播,法学界、法律界专家学者等2000余人参加,点赞达3万余次,取得了良好效果,营造了全民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的良好氛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中国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蒋佳妮、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霞等专家教授通过线上对《时代宪法》一书发来评语。

file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赵晓耕评语

file

    中国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蒋佳妮评语

file

    海南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张霞评语